心理健康教育与残疾人社会融合的交互影响

Journal: Modern Education Forum DOI: 10.12238/mef.v8i9.13020

陈钢1, 徐博异2, 陈静3, 徐珍1, 陈奕雯1

1. 贵州云乐康康复服务有限公司
2. 郑州大学第三临床学院
3. 深圳市朱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心理健康教育在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合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提供心理咨询、心理康复、辅导等服务,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增强残疾人的心理适应能力,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并增强社交技能,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融合水平。此外,心理健康教育还提升残疾人的自我认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改善自我接纳和自我效能感,这对于他们面对挑战的态度和行为选择至关重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不仅对个人的社会融合有直接影响,还能通过改善心理状态间接影响到家庭和社会的整体氛围。

Keywords

心理健康教育;残疾人社会融合;自我认知;社交技能;心理适应能力

References

[1] 李静璇,李圣刚.社区残疾人的心理社会问题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374-377.
[2] 张建英.谈谈了解残疾人心理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4(31):4-5.
[3] 李彦章,周竹,许丁杰,等.残疾人社会融合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社区心理学研究,2016,2(00):72-86.
[4] 杜钰.社会融合视角下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研究[J].残疾人发展理论研究,2018,2(01):94-112.
[5] 谢建社,隆惠清.积极心理学在残疾人社会工作中的运用[J].社会建设,2017,4(02):58-65.
[6] 张金明.以社区康复推动残疾人社会融合[J].中国残疾人,2014(02):61.
[7] 高扬,冯敏良.残疾人社会交往的差异性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6(11):70-76.10.
[8] 赵立芳,张杨,田宝.心理学视角的成年智力残疾人社会融合工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05):404-406.

Copyright © 2025 陈钢, 徐博异, 陈静, 徐珍, 陈奕雯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