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源融入学校课后服务——应然之需、实然之困与优化之策

Journal: Modern Education Forum DOI: 10.12238/mef.v8i7.12102

任佳琦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Abstract

“双减”政策提纲挈领的规约为我国课后服务指明新的发展路向。将社会资源融入学校课后服务是学生主体形塑整合素养的关键,是缓解教师服务压力的切入口,是学校提供精准性服务的关键。然而社会资源融入课后服务在具体实践中表征出的问题主要包括:学生主体的安全刚需与素养生成调和难度大、课后服务者对社会资源进行规范化统整的难度大、学校对社会资源融入课后服务进行管理与监督的操作难度大。鉴于此,创建兼容学生安全性与发展性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组建以社会协同参与为内核的高质量的课后服务共同体、构建高效完善的社会资源融入学校课后服务保障体系是其优化的实践路径。

Keywords

“双减”政策;课后服务;社会资源;资源融入

References

[1] 吴开俊,庾紫林,黄炳超.“双减”政策下课后服务的生态变化及多元协同[J].中国教育学刊,2023,(03):12-17.
[2] 莱夫J,温格E.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王文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
[3] 代薇,谢静,崔晓楠.赋权与增能: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减负增效”路径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2,(03):35-40.
[4] 张小花,马焕灵.高质量课后服务供给的集体行动与协同调适[J].教学与管理,2024,(01):11-17.
[5] 周洪宇,王会波.中小学课后服务功能如何优化——基于系统论视角[J].现代教育管理,2022,(08):1-10.
[6] 罗滨,高淑英.“双减”背景下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基础教育课程,2022,(1):9-14.
[7] 杨清溪,邬志辉.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落地难的堵点及其疏通对策[J].教育发展究,2021,41(Z2):42-49.
[8] 如何保障参与课后服务教师的权益[EB/OL].(2021-10-11)[2023-04-02].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2082/2021/2021_zl53/mtgc/202110/t20211011_571210.html.
[9] 都晓.“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研究述论[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4):50-61.

Copyright © 2025 任佳琦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