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概述

Journal: Modern Education Forum DOI: 10.12238/mef.v8i7.12092

夏雨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Abstract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以自我为核心,强调个体在心理与社会互动中,通过解决八个发展阶段的心理社会危机实现成长与适应。本文详细分析了这一理论的基础和意义,探讨了其在人性论、价值论、心理发展动力论、心理本质论、心理学理论观、体系观和活动实践论七个方面的内涵。本文认为埃里克森不仅扩展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框架,将人格发展延伸至全生命周期,还强调了社会文化对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影响。

Keywords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心理学理论

References

[1] 陈彪.埃里克森宗教心理学思想述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
[2] 陈永胜.埃里克森个体宗教心理发展理论新探[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5(01):74-80.
[3] 傅永春.埃里克森的自我心理学理论述评[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02):97-104.
[4] 孙名之.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述评[J].湖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04):88-93.
[5] Erikson, E. H. (1994).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WW Norton & company.
[6] 朱佳颖.依恋理论述评及展望[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08):98-101.

Copyright © 2025 夏雨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