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方法的衔接与优化探究
Journal: Modern Education Forum DOI: 10.12238/mef.v8i10.13922
Abstract
随着全国范围内“新高考”选科制度的实施和发展,如何有效衔接和优化大学与高中阶段的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成为高校教师面临的新挑战。近年来,这一问题对课程教学达成度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影响日益凸显。文章旨在研究大学与高中阶段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方法的衔接,结合数年内的教学实践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提高无机化学课程教学的连贯性和有效性,帮助学生更好地从高中化学学习过渡到大学化学学习,找到合理的学习方法,促进自身发展。
Keywords
无机化学;教学方法;衔接;优化
Funding
武汉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20X038)。 2022年武汉科技大学一流线下课程:无机化学。 武汉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23Z022)。 2023年湖北本科高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3229)。
Full Text
PDF - Viewed/Downloaded: 0 TimesReferences
[1] 桑雅丽,刘艳华,包莹莹.高中化学与大学无机化学教材知识点的衔接研究[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14):17-24.
[2] 黄海霞,张伊雯.大学无机化学与高中化学的教学衔接研究[J].广州化工,2021,49(17):245-247.
[3] 吴亚丽,郎培培,李彩荣,等.高中化学与大学无机化学中原子结构和元素知识的衔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4(14):32-34.
[4] 刘洋,刘尊奇.高校意识形态“课程思政”教育在“无机化学”专业教学中的探索[J].广东化工,2019(24):106-107.
[5] 左勇超.课程思政:新时代全新的教育理念-课程思政实践路径的梳理分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15-16.
[6] 马明霞,白迪,王启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徐光宪先生的治学经验与育人心得[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2):29-33.
[7] 李玲,王娟,张弛,等.无机化学多元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大学化学,2019,34(4):34-38.
[8] 王静,李会平,于乐,等.信息化教学背景下无机化学元素性质实验教学模式的重构与实践[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3,44(6):41-46.
[9] 杨春雨,魏白光.建立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3(10):72-73.
[10] 夏云青.基于雨课堂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学习评价探索与实践-以大学数学混合式教学为例[J].河南农业,2021(30):28-29.
[2] 黄海霞,张伊雯.大学无机化学与高中化学的教学衔接研究[J].广州化工,2021,49(17):245-247.
[3] 吴亚丽,郎培培,李彩荣,等.高中化学与大学无机化学中原子结构和元素知识的衔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4(14):32-34.
[4] 刘洋,刘尊奇.高校意识形态“课程思政”教育在“无机化学”专业教学中的探索[J].广东化工,2019(24):106-107.
[5] 左勇超.课程思政:新时代全新的教育理念-课程思政实践路径的梳理分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15-16.
[6] 马明霞,白迪,王启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徐光宪先生的治学经验与育人心得[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2):29-33.
[7] 李玲,王娟,张弛,等.无机化学多元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大学化学,2019,34(4):34-38.
[8] 王静,李会平,于乐,等.信息化教学背景下无机化学元素性质实验教学模式的重构与实践[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3,44(6):41-46.
[9] 杨春雨,魏白光.建立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3(10):72-73.
[10] 夏云青.基于雨课堂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学习评价探索与实践-以大学数学混合式教学为例[J].河南农业,2021(30):28-29.
Copyright © 2025 陈阳, 邱江华, 余高奇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