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新材料行业现场工程师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Journal: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Forum DOI: 10.12238/jief.v7i4.13668

陈群玉1, 慕金超1, 武雪梅1, 熊伟2

1.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徐州
2. 江苏当升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南通

Abstract

随着新材料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从事该行业的现场工程师需求日益增长。教育部在《关于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的通知》中提出关于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的培养计划,为职业院校开展现场工程师培养指明了方向。本文在跨学科视角下,深入调研新材料行业人才需求现状,分析新材料领域人才能力特征,深入探讨新材料行业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问题。基于问题导向,以徐州工业新材料行业现场工程师培养为例,从具体操作层面入手,构建了包括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通识课、职业拓展课程等五类课程的现场工程师培养课程体系,为类似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项目课程搭建提供参考。

Keywords

学科交叉;新材料行业;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References

[1] 什么是新材料?[J].热处理技术与装备,2014,35(01):44.
[2] 谢曼,干勇,王慧.面向2035的新材料强国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0,22(05):1-9.
[3] 干勇.提升新材料产业基础能力,推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R].北京:钢铁研究总院,2020.
[4] 胡续楠.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9.
[5] 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关于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的通知(教职成厅 2号)[EB/OL].(2022-09-15)[2024-07-17].http://www.moe.gov.cn /srcsite/A07 /s7055 /202211 /t20221104_932353.html).
[6] 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第一批现场工程师 专项培养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EB/OL].(2023-03-20)[2024-07-1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s7055/202303 /t2023 0320_1051760.html).
[7] 王亚南,成军,邵建东.技术产业化视域下现场工程师的角色定位、核心能力及培养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23,(09):95-101.
[8] 陈群玉,王琪皓,程建伟等.协同育人视角下产业学院运行机制[J].文存阅刊,2024(13):37-39.
[9] 陈群玉,慕金超,王琪皓等.基于产业学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优势分析[J].文存阅刊,2024(16):52-54.
[10] 霍丽娟.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的内涵要义、要素框架和运行逻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14):5-11.
[11] 曾天山,陆宇正.面向现场工程师培养的职业本科专业设置:助推逻辑与优化方位[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7):58-68.
[12] 马成荣.现场工程师培养的意义与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理路[J].江苏高职教育,2024,24(03):11-19.
[13] 王乐梅,牛薇.从法国的工程师教育体系看中国工程师教育[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33-138.
[14] 孙立会,刘思远.工程教育贯通式培养需要怎样的课程体系:来自东京工业大学楔形课程体系的启示[J].重庆高教研究,2020,8(5):91-105.
[15] 吴春芳,马晓伟,张洋.基于“三主体、六融合”的邮轮工程技术专业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23(03):51-56+62.

Copyright © 2025 陈群玉, 慕金超, 武雪梅, 熊伟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