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在缺血性卒中诊断中的效能
Journal: Frontier Forum of Clinical Medicine DOI: 10.12238/ffcr.v3i2.14101
Abstract
目的:观察分析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院内就诊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样本纳入例数:60例;样本纳入时间: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均实施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超声检查,收集分析检查效果。结果:颈动脉超声检查与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效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颈动脉超声检查与联合检查诊断效能、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与联合检查诊断效能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颈动脉超声检查与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误诊率、漏诊率显著低于颈动脉超声检查与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良好,可以有效提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诊断效能显著优于单一使用颈动脉超声检查或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有较高应用价值。
Keywords
缺血性脑卒中;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超声检查;诊断效能
Full Text
PDF - Viewed/Downloaded: 0 TimesReferences
[1] 林海伦, 张杰, 刘晓丹, 等.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联合颈动脉超声对锁骨下动脉中-重度狭窄/闭塞患者后循环缺血的评估价值[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 9(2): 171-173,176.
[2] 高沙沙, 高万里. 颈动脉超声联合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的评估价值[J]. 河南医学研究, 2024, 33(10): 1793-1796.
[3] 缪茂军, 张新苗, 张帅. 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头颈部CTA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作用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 9(1): 157-159.
[4] 刘延春, 南淑伟. 三维超声测量颈动脉参数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J]. 临床医学工程, 2024, 31(1): 21-22.
[5] 朱吉平. 联合应用颈动脉超声及经颅多普勒超声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J]. 中国实用医药, 2022, 17(4): 94-96.
[6] 张岩, 史楠, 祁研, 等. 颈部血管彩色超声、超声造影技术及两者联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的诊断效果[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24, 30(5): 509-514.
[7] 彭湃, 王峰, 朱虹. 颈部血管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J]. 当代医学, 2024, 30(6): 128-131.
[8] 赵晓兰. 联合应用颈动脉超声及经颅多普勒超声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 3(4): 32-33.
[9] 蒋仕颖, 刘耀, 裴开纱, 等. 颈动脉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诊断价值[J].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3, 32(1): 25-30.
[2] 高沙沙, 高万里. 颈动脉超声联合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的评估价值[J]. 河南医学研究, 2024, 33(10): 1793-1796.
[3] 缪茂军, 张新苗, 张帅. 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头颈部CTA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作用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 9(1): 157-159.
[4] 刘延春, 南淑伟. 三维超声测量颈动脉参数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J]. 临床医学工程, 2024, 31(1): 21-22.
[5] 朱吉平. 联合应用颈动脉超声及经颅多普勒超声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J]. 中国实用医药, 2022, 17(4): 94-96.
[6] 张岩, 史楠, 祁研, 等. 颈部血管彩色超声、超声造影技术及两者联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的诊断效果[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24, 30(5): 509-514.
[7] 彭湃, 王峰, 朱虹. 颈部血管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J]. 当代医学, 2024, 30(6): 128-131.
[8] 赵晓兰. 联合应用颈动脉超声及经颅多普勒超声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 3(4): 32-33.
[9] 蒋仕颖, 刘耀, 裴开纱, 等. 颈动脉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诊断价值[J].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3, 32(1): 25-30.
Copyright © 2025 杨玉洁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