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障碍及破解之策

Journal: Educational Research DOI: 10.12238/er.v8i8.6354

苏枝婷

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Abstract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大学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进一步深化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有利于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时代新人,而且能够巩固和增强中华大地56个民族的团结统一、维护社会稳定;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是深化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仍存在一定的困境,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多元文化思潮入侵、当代大学生的特殊性、传统教育模式固化以及信息茧房等都对共同体意识的铸牢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将大学生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就必须既要渲染社会传播氛围,强化文化认同,也要着重讲好中国故事,培育价值认同,还要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建立行为认同,更要及时调整数据供给,提高思维认知,在知、情、意、行等方面深化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Keywords

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困境;解决对策

References

[1] 王华华, 王永益. 局限及其规避:智能算法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运用[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43(2): 28-36,182.
[2] 费孝通.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民族学文选[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1.
[3] 陈立鹏, 洪新伟, 王少明. 润物细无声:信息接触对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5): 16-27.
[4] 付蕾, 王伟. 铸牢“00后”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为中心[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3): 39-47.
[5] 李晓庆, 刘威.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特点与行为模式的现实观照及其反思[C]. 北京:全国学校共青团2019年学术年会获奖论文集,2019: 126-136.
[6] 本书编写组.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2023.
[7]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7: 378.
[8] 两会受权发布丨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EB/OL].https://www.news.cn/20250305/f05f7e126a0246f28ef2dd8547588e91/c.html,2025-03-05

Copyright © 2025 苏枝婷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