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馆里的思政课的运行机理与实践路径——基于空间场域的转变
Journal: Educational Research DOI: 10.12238/er.v8i8.6338
Abstract
新时代,场馆思政改变了以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场所固化,单向灌输,空间场域限制等特点,实现了教室向社会、社会空间向场馆空间的转变,为新时代大思政课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实践路径。该研究基于对马克思对空间场域的研究,提出场馆思政课通过三重空间维度的重构显著提升了立德树人的实践效能。一是物理空间的可视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更加直观的物质载体。二是关系空间的协同性加强了教育主体之间的协同性。三是思想空间的提升性,通过价值引领与精神升华,推动思政教学实现从知识传授到信仰认同的质性飞跃。
Keywords
场馆思政;场域转化;实践教学
Full Text
PDF - Viewed/Downloaded: 0 TimesReferences
[1] 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EB/OL]. (2022-07-25)[2024-05-19].
[2] 李冯添, 阎占定. 博物馆资源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逻辑理路[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4(11): 72-74.
[3] 陈启超, 孙其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空间维度诠释[J]. 思想教育研究, 2022(6): 26-31.
[4] 杰罗姆·特鲁克, 曲云英. 对场所的记忆和记忆的场所:集体记忆的哈布瓦赫式社会——民族志学研究[J].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12, 29(4): 33-46,5-6,9.
[5] 马艳, 杨志刚. “文博思政”:“大思政课”建设的新路径[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37(5): 46-55.
[6] 杨婧珮. 马克思空间思想及其价值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23.
[7] 吴现波, 周金刚, 李卿. 基于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思政课教学法创新初探[J].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8, 9(3): 155-158.
[8] 孙大飞. 马克思历史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M]. 四川: 四川大学出版社,2022: 226.
[9] 杨林香. 器以藏理:场馆里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探索[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24(7): 110-117.
[2] 李冯添, 阎占定. 博物馆资源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逻辑理路[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4(11): 72-74.
[3] 陈启超, 孙其昂.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空间维度诠释[J]. 思想教育研究, 2022(6): 26-31.
[4] 杰罗姆·特鲁克, 曲云英. 对场所的记忆和记忆的场所:集体记忆的哈布瓦赫式社会——民族志学研究[J].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12, 29(4): 33-46,5-6,9.
[5] 马艳, 杨志刚. “文博思政”:“大思政课”建设的新路径[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37(5): 46-55.
[6] 杨婧珮. 马克思空间思想及其价值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23.
[7] 吴现波, 周金刚, 李卿. 基于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思政课教学法创新初探[J].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8, 9(3): 155-158.
[8] 孙大飞. 马克思历史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M]. 四川: 四川大学出版社,2022: 226.
[9] 杨林香. 器以藏理:场馆里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探索[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24(7): 110-117.
Copyright © 2025 陈姝尹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