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大历史观培育与高校思政课的耦合与融贯

Journal: Educational Research DOI: 10.12238/er.v8i7.6251

王佳祺

山东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Abstract

大历史观是科学认识历史规律、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的重要思想武器。历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多重功能,大历史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时代的必然性。大历史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充分警觉并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因此,以大历史观整合党史资源,建构新的层次化教学体系,联系时代热点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强化思政课育人效能,有助于引导学生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Keywords

大历史观;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

References

[1]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4: 277.
[2] 董树婷. 大历史观的生成逻辑、方法特征与理论价值[N]. 湖南日报, 2024-6-27.
[3] 杨凤城. 大历史观与新时代中共党史研究的创新发展[J]. 历史研究, 2024(1): 23-32.
[4] 孔玲. 史学的社会功能[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2): 13-15.
[5]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9.
[6] 王永志. 新时代大力弘扬红色精神的实践进路[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2(2): 43-45.
[7] 唐维红. 人民网: 让红色历史“活”起来 红色教育“火”起来[J]. 传媒, 2021(13): 11-12.
[8] 辛芸, 王录仓, 刘海洋. 建党百年: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形成历史及空间格局[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1, 35(12): 177-187.
[9] 周肖. 运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充实高校思政课的价值与方法[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2(14): 55-57.

Copyright © 2025 王佳祺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