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林风眠在重庆的艺术实践
Journal: Educational Research DOI: 10.12238/er.v8i7.6242
Abstract
中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深陷抗战烽火,正是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年代。重庆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政治地位在民族危亡的危难时刻成为了战时中国的陪都,聚集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力量,一时众多文人墨客、艺术家纷纷前来,重庆文化艺术生态展现出空前繁荣景象,艺术之花绽放在战火硝烟。林风眠就在重庆岁月里,绽放思想,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关键人物。该研究在阐述抗战时期重庆的文化艺术环境与林风眠的迁徙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抗战时期林风眠在重庆的艺术思想,并研究抗战时期林风眠在重庆的创作实践,旨在为当代艺术创作与文化传承提供宝贵的历史借鉴。
Keywords
抗战时期;林风眠;重庆;艺术思想;创作实践
Full Text
PDF - Viewed/Downloaded: 0 TimesReferences
[1] 张韬. 近现代书法研究大系 二十世纪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史[M]. 郑州: 河南美术出版社, 2019: 354.
[2] 彭飞. 心旅艺迹——林风眠民国时期的绘画创作三题[J]. 中国美术, 2018(5): 16-33.
[3] 陈长田. 美术变革的文化合法性与实践策略[D]. 山东师范大学, 2015.
[4] 徐珺. 一个半破的梦[D]. 上海戏剧学院, 2013.
[5] 孙浩宁. 新中国体制下的“人民美术”出版研究[D]. 中央美术学院, 2013.
[6] 王伯勋. 油画·民族化[D]. 中央美术学院, 2012.
[2] 彭飞. 心旅艺迹——林风眠民国时期的绘画创作三题[J]. 中国美术, 2018(5): 16-33.
[3] 陈长田. 美术变革的文化合法性与实践策略[D]. 山东师范大学, 2015.
[4] 徐珺. 一个半破的梦[D]. 上海戏剧学院, 2013.
[5] 孙浩宁. 新中国体制下的“人民美术”出版研究[D]. 中央美术学院, 2013.
[6] 王伯勋. 油画·民族化[D]. 中央美术学院, 2012.
Copyright © 2025 何剑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