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心”一词贪心义的由来

Journal: Educational Research DOI: 10.12238/er.v8i6.6116

刘微笑

西藏大学文学院

Abstract

清代以后的文学作品中,“吃心”一词衍生出“贪心”义项,该用法至今存续于山东部分地区的口语之中。该研究基于BCC语料库[1]的历时检索,结合训诂学与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吃心”的语义演变机制进行考察,推测其“贪心”义源于“螟”食菜心之隐喻及佛道经典中“食心”概念的引申,二者共同作用于语义泛化过程,最终形成“贪心”义项的固化。

Keywords

吃心;食心;贪心;螟;语义演变

References

[1] 荀恩东, 饶高琦, 肖晓悦, 臧娇娇. 大数据背景下BCC语料库的研制[J]. 语料库语言学, 2016(1): 93.
[2] 李福印. 认知语言学概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218.
[3] 齐振海, 王义娜. “心”词语的认知框架[J]. 外语学刊, 2007(1): 62.
[4] 王梅. “心”隐喻中的传统政治文化观[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14): 99.
[5] 戴维, 俞霞君. 汉字“心”的隐喻和转喻认知分析[J]. 海外英语, 2019(6): 74.

Copyright © 2025 刘微笑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