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2021年贵州省都柳江流域植被盖度时空变化及驱动机制分析

Jour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rotection DOI: 10.12238/eep.v8i3.2561

杨秀娟1, 张翠1, 牙丽娟1, 董慧林2

1. 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学院
2. 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学院 ; 贵州师范学院贵州省流域地理国情监测重点实验室 ; 贵州师范学院贵州山地研究院

Abstract

本文以贵州省都柳江流域植被覆盖度为研究对象,基于1986-2021年的Landsat_NDVI数据计算了该区的植被覆盖度并进行FVC时空分布及空间分异的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间变化上,1986年-2021年都柳江流域的FVC较高并逐年增加,其中林地高植被覆盖率最高。在空间变化上FVC主要集中在中北部,西南、东部较低,其余部分呈现零星分布。在驱动机制分析中发现气温和降水是影响FVC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双因子交互作用显著增强效应,其影响力明显强于单因子单独作用时的影响力,其中以气温和降水最明显。本文为相似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Keywords

植被覆盖度;Landsat_NDVI;都柳江;驱动机制

Funding

贵州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202314223015);贵州师范学院科研项目(2021BS015,2021BS014)。

References

[1] 赵其国,黄国勤,马艳芹.中国生态环境状况与生态文明建设[J].生态学报,2016,36(19):6328-6335.
[2] 宁晓春,杨明新,曹文强,等.2000—2022年三江源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格局及其气候驱动机制[J].测绘通报,2024(12):70
[3] JUN Z,YANG L,DONGMEI Z,et al.Spatial-temporal charac ter of vegetation cover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in the Shule River Basin China, during 1985-2011[J].Human and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2020,26(3):608-620.
[4] 文帆,陈秋计,黄兰.1986—2021年彬长矿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J].水土保持通报,2023,43(6):304-310.
[5] 余婷,杨萍,邓兴,等.梵净山长时序植被覆盖变化趋势与对比分析[J].测绘通报,2023(10):1-6.
[6] 朱希希,侯玉婧,张宗祥,等.基于Landsat 8数据的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监测及生态质量指数提升对策分析——以泰州市海陵区为例[J].中国环境监测,2024,40(04):272-280.
[7] 黄启芬,张娜,陈泽,等.2000—2018年贵州植被NDVI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J].贵州科学,2023,41(02):48-53.
[8] 代仁丽,钟九生,何志远,等.气候因子对贵州省植被覆盖度的协同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2,29(3):262-268.
[9] 田云,刘俊艳,白爽,等.近20年黄河流域甘肃段植被覆盖度变化与驱动因素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24,55(7):365-372.
[10] 徐勇,郑志威,郭振东,等.2000~2020年长江流域植被NDVI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探测[J].环境科学,2022(007):043.
[11] 张谱,易媛媛,徐晋涛.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后林草用地变化的时空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60(6):1107-1122.

Copyright © 2025 杨秀娟, 张翠, 牙丽娟, 董慧林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