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体研究方法视角下家园社协同育人的问题及路径探析

Journal: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Science DOI: 10.12238/eces.v7i2.14000

陈燕

成都大学

Abstract

家庭、幼儿园与社区共同构成了幼儿成长的核心场域,三方协作开展教育工作是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该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体研究方法为指导,以当前社会强调的家园社协同育人为对象,首先对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和家园社协同育人主体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其次,在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的视角下,指出当前家园社协同育人存在主体意识欠缺,沟通协作不畅、资源整合效率低等问题;最后,聚焦于问题的解决,从明确各主体权责、加强主体间沟通合作、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提出路径,旨在通过社会主体研究方法提供的哲学方法论促进家园社协同育人的有效实施,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Keywords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家园社协同育人;学前教育

References

[1] 韩凤梅. 以社区为教育实践基地:家园社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之路[J].学前教育研究, 2022(12): 87-90.
[2] 李晓巍, 刘倩倩, 郭媛芳.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幼儿园、家庭、社区协同共育的发展与展望[J]. 学前教育研究, 2019(2): 9
[3] 李文婷.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的价值研究[N]. 北京科技报, 2024-12-16(005).
[4] 梁金兰. 新型“家、园、社”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与实施策略[J]. 家长, 2024(34): 95-97.
[5] 徐东, 彭晶, 程轻霞. 交叠影响阈理论对我国幼儿园家园社协同育人的经验与启示[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35(3): 53-59.
[6] 徐文起, 冯海英. 交叠影响域理论下家园社协同育人的困境与突破[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25, 41(1): 115-122.
[7] 宇文紫琪. 家庭-幼儿园-社区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路径探索[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2, 42(1): 139-143.
[8] 雷欢. 家园社协同育人的现状分析与合作路径[J]. 教育科学论坛, 2024(8): 57-59.
[9] 张瑜. 以儿童为中心——家园社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方法[J]. 家长, 2024(26): 61-63.
[10] 朱卉. 学校家庭社区协同育人的实践与探索[J]. 新课程研究, 2024(S1): 98-100.

Copyright © 2025 陈燕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