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性建筑空间序列关系研究——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为例

Journal: Building Development DOI: 10.12238/bd.v9i1.4314

王洁洁, 单思源

青岛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

Abstract

纪念性建筑作为历史和情感的具体化载体,除了承担记录、警示和教育的功能外,还通过空间设计传达纪念的思想与精神,帮助保存和传承历史记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作为这一类建筑的代表之一,因此本论文以该纪念馆为例,通过文献分析法、案例调研法等方法,分析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空间序列,探讨其空间布局如何逐步影响参观者的情感体验。旨在建筑空间如何实现历史教育功能,加强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从而提升纪念与教育效果。

Keywords

纪念性建筑;空间序列;情感体验

References

[1] 陆龙.事件型纪念建筑情感空间创作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1.
[2] 陈思宇.历史事件纪念馆的空间叙事设计方式研究[D].江南大学,2021.
[3] 李欣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空间、物质性与媒介记忆[D].辽宁大学,2022.
[4] 陈瑾,韩润成.环境心理学在纪念馆设计中的应用浅析——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设计为例[J].城市建筑,2020,17(10):145-148.
[5] 左光之,周柯伊.纪念性建筑空间的叙事性表达[J].建筑与文化,2020,(12):228-229.
[6] 闫卓帆,张立双.纪念性建筑育人功能及实践路径[J].品位·经典,2024,(13):84-87.

Copyright © 2025 王洁洁, 单思源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