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研学与乡村振兴的双向互利——更大化实现土地价值

Journal: Agricultural Science DOI: 10.12238/as.v8i5.2974

王砚文, 李玉杨, 牛慧玲, 罗水灵, 李金霞

玉林师范学院

Abstract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农耕研学作为连接教育与乡村发展的关键纽带,蕴含着显著的发展优势与双向互动价值。它以盘活乡村闲置地域资源为基础,构建起多元化的研学实践场所,为青少年提供沉浸式农耕文化体验空间;同时,依托政策指引,将农耕劳动教育融入研学体系,既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又为乡村农业发展培育潜在力量。农耕研学在促进乡村生态资源高效利用、推动中小学劳动教育与研学融合的进程中,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实现教育价值与乡村发展的双向提升,成为乡村产业升级与教育创新协同发展的重要实践路径。

Keywords

农耕研学;乡村振兴;土地价值

References

[1] 傅晓羚,詹丹晴.“农耕+研学”创新乡村文旅田园综合体模式增城走红[N/OL].
[2] 侯海兰,刘养卉(甘肃兰州大学).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研学旅行的困境与路径[J].经济研究导刊,2022(33):30-32.
[3] 赵波,沈博伟,陈斌(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队).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地学旅游融合发展新思路[J].四川地质学报,2021,41(202):161-164.
[4] 郭东晖,许国威,张玉梅.(开封市第十七中学;开封市第六中学;开封市第五中学).依托红色乡土资源开发研学课程的实践研究[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0(6):187-189.
[5] 扶祥发.(广东揭阳市揭西县张武帮中学).三色客邑,德润心灵[J].师道(人文),2019,(5):29-30.
[6] 刘会芳.(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东街小学).依托乡土资源开展小学生研学旅行的研究[J].家长,2021,(10):109-110.
[7] 李飞凤.(南京市溧水区特殊教育学校).乡村振兴背景下农耕体验课程劳动教育融合创新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8(11):96-99.
[8] 刘益真,潘丽娜.(山东经贸职业学院).“两创”视域下农耕主题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开发路径探究①[J].现代职业教育,2022,(37):25-27.
[9] 李岚清,周君.(福州工商学院商学院).乡村振兴下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研究以福建省永泰县“四色”研学产业为例[J].当代县域经济,2021,(3):66-69.
[10] 杜芳芳,潘祝青.(江南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学院;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第一小学).学校教育视野下乡土文化传承的实践模式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10):7-10.
[11] 谢雪甜.(广州应用科技学院).乡村文化振兴视角下的田园研学基地的环境设计探究[J].南方农业,2021,15(17):135-138.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EB/OL].[2018-03-09].
[13] 陈曦.乡村振兴战略下襄阳城郊乡村研学游开发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5):77-78.

Copyright © 2025 王砚文, 李玉杨, 牛慧玲, 罗水灵, 李金霞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