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的思辨----体育概念与哲学省思

Journal: Educational Research DOI: 10.12238/er.v4i1.3580

崔玉坤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Abstract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所面对的世界应从“人的主体”和“人的感性活动”两方面来理解。因为无论是人的感性活动或是理性实践都应依附于人这一主体,而人应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正确性。正因如此,“体育概念”争论的核心从哲学层面上来看,无非是“概念定义”的争执,体育概念定义的载体和方式都是人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所表现出来的思维现象,是人主观能动性的体现。而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通过不同学者对于体育概念定义的探讨,引出“体育”这一概念是人主观思维现象的表现,而此表现会从丰富的“个人认同”最终达到“集体认同”,但由于“人类社会化”所呈现出的“体育”的社会属性可能会随着进一步社会化而产生与其本源较大的差异性,所以体育概念的倾斜性的探讨或许会为体育概念的定义提供一些思路,其目是通过思辨,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基点,为“何为体育”的哲学问题进行省思。

Keywords

体育概念;思辨;哲学

References

[1] 《体育概论》编写组.体育概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3:226.
[2] 高强.体育概念之争与哲学思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45(5):22-23.
[3] 高强,程一帆.从“体育哲学中的身体”到“体育中的身体”——对体育哲学身体研究范式的现象学批判与重建[J].体育科学,2019,39(04):29-38.
[4] 李海霞,孙伟平.马克思与怀特海哲学思维方式的聚合[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5(2):70-76.
[5] 陈丹丹,焦宗元.从“身体”到“生命”:存在哲学视域下体育价值之求真[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0,39(06):131-136.
[6] 许振刚.体育哲学的宣言——论“人的体育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36(01):37-39.
[7] 谭酉群.存在的维度:体育人学存在论的哲学省思[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8,34(06):18-22.
[8] 金寿铁.人的存在与体育哲学[J].学术评论,2019,(01):4-10.
[9] 彭昕,韩书娜,刘俐.体育概念的后现代认知与重构[J].运动,2015,(20):121-122.
[10] 程卫波,董琛,李斌,等.体育本质阐释中本质主义倾向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0,43(11):148-156.
[11] 薛亚琼,罗军委.体育哲学博弈焦点简述[J].科技视界,2015,(36):130+142.

Copyright © 2021 崔玉坤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